中资绕道,立陶宛邀菲军全面遏华,不到24小时,中方制裁令发往菲
据环球网消息,7月1日,中国外交部宣布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,禁止其入境中国内地和香港、澳门。这一消息的背后,是立陶宛与菲律宾近期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频繁互动,以及中国对此的坚决反制。6月30日,立陶宛国防部长萨卡利埃内访问菲律宾,与菲防长特奥多罗举行会谈并签署防务合作备忘录。
这份备忘录涉及加强网络安全、海上安全及弹药生产等多个领域的合作,明显针对中国在南海和台海的行动。萨卡利埃内在记者会上妄称,立陶宛对中俄朝伊构成的“轴心”感到担忧,呼吁“民主国家”作出统一回应。他还将中国称为立菲两国的“敌对邻国”,声称两国面临“几乎完全相同的威胁”。
菲律宾前议员托伦蒂诺(资料图)
立陶宛此举并非偶然。这个欧洲小国近年来在对华问题上频频挑衅,不仅在涉台问题上允许台当局设立所谓“办事处”,导致中立外交关系降级,还在南海问题上试图拉拢菲律宾等国搅局。而立陶宛之所以如此积极地充当反华“马前卒”,一方面是为了配合西方势力遏制中国,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在国际上刷存在感。要知道,若不是因为反华行径引发关注,这个欧洲“弹丸小国”恐怕很少有人知晓。
菲律宾方面对立陶宛的示好也积极回应。特奥多罗在会谈中表示,菲军方正致力于在东海和南海推行“单一战区”概念,认为将这两个海域视为一个整体是“合理的”。他还透露,日本、美国、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的防长组成的“四方小组”将在今年12月设立协调中心,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。这一概念与日本此前提出的将东海、南海、朝鲜半岛及周边地区视为单一“战区”的想法不谋而合,本质上是想在亚太地区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圈。
展开全文
马科斯(资料图)
菲律宾的一系列动作背后,是其近年来不断拉拢域外势力搅局南海的战略。除了与立陶宛加强合作,菲律宾还与美日澳等国频繁举行联合军演,试图通过法律手段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礁纳入自己的版图。然而,菲律宾的这些行为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利益,反而导致中菲关系紧张,中国投资者对菲律宾失去兴趣,外国投资暴跌。就连菲律宾副总统莎拉·杜特尔特也公开批评马科斯政府一味倒向美国,呼吁菲律宾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。
面对立菲的联合挑衅,中国迅速采取行动。在立菲防长会谈后不到24小时,中国就宣布对托伦蒂诺实施制裁。托伦蒂诺是菲律宾前参议员,也是马科斯政府的重要盟友,曾积极推动所谓“海洋区域法”的通过,该法试图以国内立法形式固化“南海仲裁案”的非法裁决,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。此外,他还多次散布“中国干预菲律宾选举”“中国间谍论”等虚假言论,破坏中菲关系。
南海(资料图)
中国此次制裁托伦蒂诺,释放出明确信号: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,中国不会容忍任何挑衅行为。制裁不仅是对托伦蒂诺个人的惩罚,更是对菲律宾政坛的警示,提醒那些试图通过反华来捞取政治资本的政客,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。同时,这也表明中国的反制措施越来越精准,目标越来越明确,不会被任何外部势力的挑衅所动摇。
从立陶宛的频繁挑衅到菲律宾的积极配合,再到中国的迅速反制,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反映的是当前国际局势的复杂变化。立陶宛试图通过拉拢菲律宾来分担反华成本,而菲律宾则希望借助外部势力实现自己在南海的野心。但他们都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:中国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决心坚定不移。任何试图挑战中国底线的行为,最终都将自食其果。
立菲防长在马尼拉召开发布会(资料图)
对于菲律宾而言,一味跟随外部势力反华并非明智之举。中菲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,只有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,才能实现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。如果马科斯政府继续执迷不悟,充当反华“棋子”,不仅会损害中菲关系,也会让菲律宾失去发展机遇。
而对于立陶宛来说,多次挑衅中国却试图修复关系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。如果立陶宛不改正错误,取消所谓“台湾代表处”,中立关系就难以改善。一味地充当西方反华“马前卒”,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。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,任何国家都应该认清形势,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。中国不惹事,但也不怕事。对于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,中国都将采取坚决措施予以反制。希望相关国家能够悬崖勒马,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,与中国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。
评论